来源: 盟享加 发布时间:2017-09-04
娟子家住公寓楼五层,没有电梯,走楼梯上下。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她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平时没人擦,那样会把衣服弄脏磨坏。但再一次下楼时,孩子又那样,屡说屡犯,她终于失去耐心,在孩子面前大发脾气。结果,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敢那样做了,却找各种机会偷偷地那样下楼,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脏的。她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却没有任何效果。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包括很多学校老师,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经常脱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去批评—发脾气甚至是暴力来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陈述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式。
孩子有时候确实会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给家长带来麻烦。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觉一下他的想法和愿望,不要轻易下论断,说孩子“不听话”。家长当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说法。实践证明,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上入手最容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
比如,我们可以对娟子的女儿说,我们回家找两块抹布,你和我一人一块,咱们把楼梯扶手擦干净,这样,你玩的时候衣服不会脏,别的小朋友也不会脏了,而且楼道里也干净了是不是?
孩子不听话,不妨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交流,并不一定事事都要靠讲道理才能沟通,而且,孩子未必听得懂。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绕口令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喜欢拿老师放在桌面上的糖果,家长和老师已三番四次责罚女儿,说如此小偷小摸的行为实属不该,谁知道女儿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去到别的班级拿他人的东西。
慧读国际小编说:为何大人们与孩子沟通无效?这是因为老师和家长都用自己的语言标准去跟孩子沟通,孩子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小偷小摸’,也不懂何为‘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但她潜意识能感觉到大人语言带来的身心和人格上的打击,并且感到恐慌。”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身为父母,首先必须要去理解孩子去拿糖果的缘由是什么及行为背后的动机。
糖果是学校老师用来奖励给听话的同学,孩子拿糖果回去给母亲,实则是想证明老师也有奖励自己。实际上孩子认知不清晰,她不懂得这个糖果不能由自己去拿。再者,她为什么总要重复这个拿糖的行为,是因为她想努力通过此举去跟别人辨析“我是个听话的同学”,仅此而已。遗憾的是,大人们没有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家长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大人们得知孩子的想法后,可以通过故事、图画的方式去给孩子讲清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给她试错的机会,这样更能达到好的沟通效果。如果我们一直和她说小偷小摸怎么不好,她没有直观的感受,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自然也不会有行为上的改观。
相关阅读
盟享加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盟享加,未经盟享加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盟享加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