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CCFA 发布时间:2020-03-0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的超市、便利店、餐饮等零售企业,自疫情爆发以来始终坚守在一线,担当起保供应、保民生的重任。但由于春节假期、各地不同程度封城限流、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禁止疫情期上岗、员工处于安全考虑不愿意上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零售企业门店一线员工缺岗严重。据沃尔玛媒体中心信息显示,疫情期间负责配送的快送骑士们,经常忙得吃不上饭,线下门店也人手短缺,目前包括实习生在内的门店员工,有近三分之二不能正常到岗。沃尔玛遇到的情况也是众多零售企业面临的困境。此刻,大到国家、行业,小到企业自身,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应对。
近日,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人社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先后出台有关支持企业有序复工、鼓励农民工返岗的政策。黑龙江、湖北、山西、广西、天津等各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多项针对企业的返岗用工补贴支持等政策。同时,各地政府也包车、包机帮助迎接人员返岗复工。在浙江东阳市,15辆复工大巴从贵州启程,全程警车护送,星夜兼程运送人员回浙复工。类似这种包车包机的抢人大战,近期在各地屡见不鲜。
向存量要质量,降低员工流失率。零售企业一线员工流失率一直很高,行业年平均流失率约30—40%。而今,一线员工招聘难上加难,少流失一人就少招聘至少一人,迅速降低原有员工的流失率,应该是立竿见影的途径。北京嘉和一品餐饮公司在疫情期间,加大对先进员工的表彰,弘扬员工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并通过对未返岗人员加强关爱、承诺不裁员等措施做好人才保留工作。21世纪房产中介公司主动为员工找事情做,通过鼓励员工提早返回就业城市、组织加盟商线上学习、开展线上看房和线上成交等措施,提振员工信心,留住员工。
干部身先士卒,轮流到一线顶岗。面对到家业务人手不足的情况,自2月3日起,天虹所有总部职能部门和门店部门经理级以上的管理干部、全体党员都上了一线,支援到家业务。同时,天虹百货在闭店期间对全国90多家门店加强推行到家业务,员工大胆进行在线直播卖货,使得导购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超市发、京客隆等企业均采用总部人员分散到门店支援一线,个别人员留守总部值班的做法,缓解局部用工压力。
以时间换人员,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强调线下快速配送、保证新鲜品质的每日优鲜来说,疫情期间同样躲不开人手急缺的问题。为了保证更多的订单可以安全达成,之前每日优鲜规定下单后一小时送达,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为缓解一线配送压力,每日优鲜把配送时效放宽至2小时,目前2小时整体交单率大约达到90%以上,当天达可做到100%。这并非降低了品质,而是更大程度保障了客户的供应。
跨业合作、忙闲整合,抱团取暖。不久前餐饮企业西贝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关于疫情对企业影响的文章在网络热转,之后盒马和西贝的合作更是将“共享员工”这一话题推上热搜。截止2月14日,盒马接纳超40家企业的2700名共享员工加入临时用工队伍。与此同时,沃尔玛中国也与几十家餐饮和KTV商户开展了“共享员工”项目合作,截至2月17日,沃尔玛全国400多家大卖场、社区店和山姆会员商店已入职兼职人员超过3000人。虽然“共享员工”这种新模式还面临着员工安全、员工培训、员工权益等诸多问题,但这切实为疫情中不少企业解决了用工紧张的问题。
共享共赢,第三方也在行动。盒马与西贝的共享模式给人力资源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了启发,如翰德人力集团整合自身资源,结合当下形势,快速推出了公益共享用工信息平台,将共享模式快速传递给受疫情影响的供需两端,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少人工成本压力,为急需员工的企业找到解决方案,并发挥出第三方用工管理的优势。例如,旺顺阁餐饮利用翰德公益共享用工信息平台,迅速、精准匹配到了华润万家、好又多超市的用人需求。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企业人力吃紧,面对院校毕业生求职受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积极调研,协调各方,供需两端一把抓。2月11日起,协会通过人社部“中国公共招聘网”、协会官网、协会微信订阅号等多个渠道先后两批为57家会员企业发布20289个招聘岗位。2月18日起,协会启动“2020应届毕业生意向就业企业信息收集”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会员企业校招工作无缝对接。目前已面向32家会员企业传递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有人说疫情是一块试金石,原本不明显的问题在这一刻突显,原本想不到的模式在这一刻出现。面对疫情期间行业一线人员短缺的问题,无论从政府、行业还是企业,大家齐心协力迎接挑战。任何困难只要我们敢于直面,沉着应对,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们相信,困难终将被打败。无论遇到什么风险,零售人都将矢志不渝,上下一心保人才,一同打赢这场战 “疫”。
盟享加声明:此信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盟享加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