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美通社 发布时间:2022-09-07
北京2022年8月25日 /美通社/ -- 2022年对中国和全球企业而言都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但2022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的合计品牌总价值仍然连续第二年超越1万亿美元,达到了12410亿美元。
中国百强品牌总价值同比下滑了20%,不过报告仍然凸显了强韧品牌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面对供应链中断、通货膨胀、能源涨价、新冠疫情反复等全球不确定性的挑战时,强大的品牌支撑了许多企业的业务表现。
腾讯(2044亿美元)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这得益于腾讯过去一年里聚焦主业,稳健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在服务消费者、助力产业、解决社会议题上的潜力。排名第二的零售巨头阿里巴巴(1370亿美元)也在通过各个独立的平台不断扩大自己的品牌矩阵。排名第三的白酒品牌茅台(1085亿美元)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品牌价值基本保持平稳,证明了这一高端品牌的坚韧性。
凯度BrandZ 2022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前十位
2022年排名 | 品牌 | 行业 | 品牌价值(亿美元) |
1 | 腾讯 | 媒体和娱乐 | 2043.78 |
2 | 阿里巴巴 | 零售 | 1370.31 |
3 | 茅台 | 酒类 | 1084.9 |
4 | 抖音 | 媒体和娱乐 | 434.83 |
5 | 美团 | 生活服务平台 | 419.45 |
6 | 中国工商银行 | 银行 | 360.17 |
7 | 京东 | 零售 | 341.98 |
8 | 华为 | 消费科技 | 336.63 |
9 | 海尔 | 物联网生态 | 332.06 |
10 | 中国平安 | 保险 | 263.2 |
新上榜品牌与快速增长品牌
来自九个行业的15个品牌今年新进入或回归了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专注生活方式的社交平台小红书(66亿美元)与深耕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上市企业科大讯飞(42亿美元)是排名最高的新晋品牌,分别位于第37名和第53名。今年的新晋品牌还包括食品、饮料和休闲餐饮品牌,彰显了这些行业中品牌的潜在价值。圆通(第88名,20亿美元)、哈弗(第93名,18亿美元)、TCL(第94名,18亿美元)这三个品牌重回榜单。
服饰品牌李宁(第64名,34亿美元)以66%的同比增幅成为100强中价值增长最快的品牌。李宁成功地将创新科技与充满爱国色彩的怀旧设计相结合,多年在时尚领域的积累反映到了产品力,收获了硕果。
连续在2021年和2022年上榜的品牌中有四分之一实现了价值增长;其中有六个品牌的增长超过了25%,分别是李宁、中国电信(第28名,89亿美元)、周大福(第38名,61亿美元)、杏花村(第52名,42亿美元)、比亚迪(第29名,87亿美元)和海尔(第9名,332亿美元)。
海尔相较去年排名提升了三位,跻身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前10强。最令人赞叹的是海尔的成功并非来自竞争,而是源于生态品牌创造的新价值。海尔的全球化布局,还有在消费级产品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创新,帮助海尔实现了26%的品牌价值增长。
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品牌价值上升了29%。比亚迪在中国与海外市场迅速扩张,成为了2022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品牌。
打造品牌韧性
凯度BrandZ历史数据显示,强品牌不仅能帮助企业安稳度过短期挑战,还能在市场恢复后更快地反弹。
在点评中国品牌应对一系列全球挑战的能力时,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表示:"在经济困难时期,强大的品牌虽然不一定能让企业毫发无损,但却肯定能缓解冲击、减少损失。今年,我们仔细钻研了BrandZ数据,以洞察品牌的韧性之源,揭示品牌如何才能穿越周期,韧性增长。"
她表示:"在VUCA*环境下,中国的品牌可以从创造更强价值感,拥抱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全链路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用提升品牌价值的确定性来抵御不确定性的挑战。强品牌不应该回避挑战,而要积极迎接并回应不确定性,甚至从中有所收获。"
新上榜品牌攻城略地
今年,新兴品牌进逼成熟品牌的势头显而易见。过去四年里,中国前30大品牌在100强总价值中所占的份额逐渐缩水。这种再平衡有利于中国品牌格局的整体崛起。如今,中国的品牌之林已是强手云集,各个行业的竞争格局都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群雄逐鹿,各擅胜场。
行业格局保持稳定
媒体和娱乐行业再次成为榜单上的第一大行业,零售和酒类紧随其后。这三大行业合计贡献了中国100强品牌总价值的一半以上。在去年和今年同时被纳入监测的20个行业里,有五个行业实现总价值同比增长,分别是汽车、服饰、物联网生态、能源以及电信服务。
精准洞察的价值
今年的报告显示,在经济动荡期,如果一个品牌真正懂得如何利用广告,那它的表现会始终优于缩减或暂停品牌建设投资的对手。效果广告的兴起让一些中国品牌管理者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将短期销售转化置于长期品牌建设之上。但凯度认为两者其实可以兼得。如果品牌能掌握正确的数据和洞察,就能在变化飞快的电商领域(最近又增加了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私域渠道和O2O等新的形态)里找准航向,平稳前行。与此同时,志在成功的品牌也要持续研究消费者,客观认识自己在消费者眼中的优缺点。
盟享加声明:此信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盟享加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