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CCFA 发布时间:2023-08-17
2022年,疫情防控最后一年,消费者外出就餐尚未恢复正常,但餐饮业全行业的销售规模却达到4.4万亿。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餐饮业能够快速修复,这要归功于餐饮外卖业务的持续增长。2022年餐饮业的外卖规模与2019年相比,累计增长了60%,达到9400亿,占到餐饮业总盘子的21%,可以说,外卖为餐饮业度疫情、保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超市来说,外卖的增长意味着超市的销售减少和客流流失。如果按餐饮业50%的毛利率估算,超市大约要损失5000亿的生鲜食材和包装食品的销售。
超市和餐饮是消费者餐食的两大供应体系,外食减少,內食增加,超市的销售就有了保障。2019年是餐饮业创新高,销售规模达到4.67万亿,同比增长9.5%,超市的经营差强人意,超市百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1%,增幅下降3.6个百分点。2020年疫情爆发,餐饮业总销售跌到3.95万亿,缩水7200亿元,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自然转化为超市的销售(超市百强销售额增长4.4%)。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在家就餐的支出是5.6万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1万亿!这对超市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在增加的2.1万亿当中,餐饮外卖增长了3500亿,其余的部分,线上的食品销售和超市门店销售都分得一杯羹。疫情三年,超市的销售一直比较稳定,与此有关。
生活重回正轨,餐饮市场回暖,中食和外食都在快速增长,外卖(中食的一部分)规模将突破万亿。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內食规模的缩水,进而影响到超市的销售和客流。这正是疫情结束后超市客流和销售不升反降的一个重要原因。Statista有一个估算,2023至2027年,全球在线食品外卖市场(此数据还包含电商、即时零售等各种线上食品购买渠道)年复合增长率为12.67%,从2023年的1.02万亿美元增长到1.6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全球市场的40%,线上食品销售规模大约4.7万亿,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2%。按照这样的预期,超市门店线下的食品销售还会进一步萎缩。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外食占比持续增长(有机构预测,2025年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5.56万亿),中食(外卖)目前占一二线城市外卖市场的65%,因此,对一二线城市超市的食品销售,一个初步判断是內食食材的购买量将处在下行的区间。三四线城市的超市面临的分流压力不大,因为外食、中食(外卖)以及线上购买的渗透率明显低于一二线城市,內食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未来,三四线市场的食物消费,会步一二线市场的后尘吗?超市能不能继续扮演食物消费的主渠道?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研究一下美国和日本食物消费结构的变迁,成熟市场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2020年,日本的外食、中食、內食的占比分别为28%、15%和57%,销售规模分别为18.2万亿、9.8万亿、36.9万亿日元,其中,受疫情影响,中食占比较上一年有超过25%的增长。
可以看出,购买食材在家烹饪依然是日本老百姓消费的主流,但中食和外食的占比也相当可观,也达到43%。日本的內食、中食和外食与日本经济发展周期、人口结构变化都密切相关,在日本经济从腾飞到泡沫破灭的二十年间,外食和中食占消费者食物消费的总支出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从不到30%提高到45%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中食是最大的“受益者”,占比从1%增长到10以上。如果说餐饮是外食的主角,便利店和超市就是中食的台柱。当经济不景气时,由于成本相对较高,外食的规模就会收缩。1997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餐饮业也从这一年的历史峰值(30万亿日元)一路下挫,在触底的2011年,餐饮规模比1997年损失了21%,与此对应,中食和內食承接了这部分市场份额。
2020年,美国的餐饮业受疫情影响大幅度下滑,销售规模为6780亿美元。美国没有外食、中食和內食的划分,餐饮划分为堂食和非堂食两部分(非堂食包括线上订餐、独具美国特色的传统外卖、汽车餐厅Drive-thru),堂食类似于外食,非堂食类似于中食(中食还应包括在零售门店购买的即食食品)。2020年,美国非堂食餐饮营业额为3300亿美元,占到当年餐饮业总营业额的一半。而內食部分(我们以美国食品饮料的零售总额为参考)与餐饮业的销售规模基本持平(有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人外出就餐,包括非堂食餐饮消费就已经超过家庭食品的支出(內食),分别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和5.1%)。据此估算,目前美国外食、中食和內食占比大约为25%、25%和50%。
日本和美国的食品消费结构,包括内食、中食和外食的占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趋势看,中食和外食占比增加,內食占比缩小是共性。例如,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美国线上外卖占餐饮市场的份额将2020年约为13%升至21%。外卖增加意味着中食占比的提高,外食和/或內食的缩减。
中国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按照2022年中国餐饮业、外卖以及消费者在家就餐的相关数据,外食、中食和內食的占比分别为36.5%、9.8%和53.7%。
考虑到便利店和超市提供的早午餐正在快速增长,如果加入这一变量,中食的占比应该更高一些。与日本、美国相比,中国的外食占比最高,中食占比相对低一些,内食占比高于美国,低于日本。但是,中国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消费形态差异很大,一二线市场的餐饮与外卖占比显著高于三四线市场,更接近美国,三四线市场內食比重高,更接近日本。中国正在经历日本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过程,老龄化和少子化似乎会减少在家做饭的比重。但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外食增长的约束因素,毕竟外出就餐的成本远高于买菜回家做饭。中食在三四线市场的发展土壤也没有一二线成熟,早上不用赶路,中午可以回家,早午餐都有条件在家里解决。
外食、中食和內食结构决定着超市和便利店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未来,一二线城市的中食市场还有很大的机会,餐饮外卖、超市的3R产品和预制菜、便利店的盒饭和鲜食,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四线的內食市场相对稳定,但消费者內食的痛点,包括年轻家庭对儿童健康饮食的关注,小家庭和年老家庭对烹饪的便利需求,都是超市业绩提升的机会。现在,超市客流不断流失,很多人想到的是拼多多、是抖音、是零食很忙。大家开始探索前置仓、折扣店、会员店,开始布局自有品牌、投资供应链。对于这些应对措施和创新之举,其背后的逻辑是否基于消费变化,是否能够标本兼治,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修正。
相关阅读
盟享加声明:此信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盟享加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